2021年12月26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及FTC智库共同举办的第三届FTC中国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心想事成”为主题,聚焦前沿临床科技创新应用,鼓励医生创新实践,聚焦主动脉夹层术后的远端重塑及心衰中的心室辅助领域的挑战与机遇,推动产学研联动及心血管行业生态建设。
本届大会集聚了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候任主委孙立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伟国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珏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中国医学院科学院阜外医院于存涛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左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白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刘志刚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教授、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张锡文教授、佰仁医疗董事长金磊、辰德资本投资副总裁丁冠华等心血管领域及相关领域顶尖专家、企业家、投资人,分享思想,激荡智慧,共探心血管领域创新与发展。
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德达医院院长孙立忠教授为本次大会进行主题致辞,并向参与和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同行们表达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孙教授表示FTC致力于为过去、未来所有奋斗在心血管外科的技术、设备、研发领域的同仁们提供一个交流链接的平台,也为心血管领域产学研各界架起桥梁,助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心血管外科综合实力快速发展。
深耕临床创新,汇聚前沿技术
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专家分别分享了他们在临床工作以及学术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珏教授围绕夹层远端重塑问题分享PETTICOAT技术的最新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对于主动脉夹层远端的演变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释了301分型及其对主动脉远端重塑的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于存涛教授探讨了胸腹主动脉替身术的最新前沿,总结与分享了外科开放手术对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经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左健教授对主动脉夹层远期预后进行了思考,并和大家分享了不同部位残余夹层的解决方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从干细胞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了心衰治疗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刘志刚教授回顾了心室辅助装置的过去,分享了现阶段的研究状况,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展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教授提出能够通过共心修复技术,更有效的利用边缘供心,以造福更多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张锡文教授阐述了关于微型介入式人工心脏的研发进展,并指出微型介入式人工心脏是目前拥有最全的适应症,最成熟的产品。
产学研三方联动,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的许尚栋教授主持,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左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珏教授、上海微创心脉总裁朱清先生、杭州唯强医疗总经理王永胜先生围绕“主动脉远端重塑的探讨与思考”进行了圆桌探讨。临床专家与企业代表从两种视角出发,分享了从基于临床需求的一个创新想法到创新产品落地整个创新转化过程中,产学研创新与联动的经验。孙立忠教授提出,未来研究及产业创新方向要从治疗转向预防,重视原发病及随访过程中的药物治疗。嘉宾们表示未来需要从临床和产业结合中去发现更多创新性,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让更多患者受益,解决现存难题。
产业创新与投资热点
创新器械产品的诞生也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实践与资本的推动助力。在大会下午,佰仁医疗董事长金磊先生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在人工生物瓣膜国产化的道路上研究与探索新进展。辰德资本投资副总裁丁冠华分享了心血管领域高值耗材的未来投资方向。丁冠华先生表示,虽然今年国内多家人工心脏企业都获得了顶尖资本的加持,但我国心衰群体数量庞大,但非药物治疗心衰产品在国内市场渗透率低,医疗需求远未满足,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技术壁垒、人才缺失、应用难题、成本难关是当前我们仍需攻克的难题。
15位专家投资人终极评审,9家企业项目争锋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同期活动,2021FTC“心视角,心思路”创新路演活动在大会下午举行。为了推动心脏外科技术创新发展,鼓励医生大胆创新实践,联合产业链力量,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业化,2个月前,我们开启了聚焦心血管技术创新案例的征集活动,通过2个月时间征集、遴选,唯强医疗、永仁心医疗、臻亿医疗、唯迈医疗、鼎科医疗、善时医疗、睿心智能医疗、梅奥心磁、善仁医疗9家企业参与到最终的路演环节,并从市场前景、临床及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项目介绍。现场15专家及资本评委也针对性的一一点评与交流,最终,3家企业脱颖而出拨得头筹。
从想法到落地,临床创新转化道阻且长,离不开医产资三方的深度融合与共同推进。FTC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创新与交流平台,促进推动心血管科研高效转化。心血管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已来,相信在广大心外科医生与各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