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爱眼日的由来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二、什么是近视
近视,中医病名。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三、造成近视的六大原因
1、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可以增加眼部调节形成一定程度的屈光性近视眼,是否可使眼轴变长形成轴性近视,仍然存在疑问,但都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2、用眼习惯:用眼距离过近、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坐姿不准确、用眼时间过长、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使用电子产品无节制,都会影响视力发展。
3、思想意识:大多数人缺乏对近视预防的正确认识。认为近视了没关系,戴眼镜就好了。
4、营养缺乏: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尤其是钙、锌的缺乏有关,糖类不良食品如碳酸饮料、甜腻零食等吸收太多,也会导致近视。
5、作息平衡:家庭作业、课外辅导、特长培训用时过长,没有足够时间休息,室外活动锻炼减少,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近视。
遗传因素:近视已被公认为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
四、用眼健康小知识
1、时间:连续写字、阅读每40分钟须休息5—10分钟,以免眼睛过度疲劳。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保持约3米的距离。每隔30分钟须休息5-10分钟,连续看电视绝对不可超过1小时。
2、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经常摄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深绿色、深黄色蔬菜、蛋黄等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3、运动:多做户外运动。多接触大自然、多看远方绿色景物。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爱眼护眼意识,普及爱眼日科普知识,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开展2021年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宣传活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链接参与全国爱眼日科普知识学习。
扫一扫点击参与
https://hdpyqa.com/13572638/tB4mB1ThO9r6x_HspgyZRA/load.html?style=85&_source=1
来源: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