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邓绩在接受采访时对扬子江药业的质量风险管控模式表示赞赏。
邓绩院士认为,当前,中国制造质量仍面临许多问题,这也是我国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中有关加强质量强国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加强质量顶层设计,各企业应结合产品及产业特点积极构建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邓绩看来,质量强国应体现在经济大而强、产业结构合理、品牌和创新力强以及文化体系建设完善、注重诚信等方面。目前,我国已有200多个工业品(占世界全部工业产品种类的32%)的产业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产业结构也在加速调整中,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品牌竞争力、创新力、文化建设和诚信方面,我国与世界经济强国相比差距仍较大。
“当前,社会各方对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认知不清、以概念为主的问题,缺乏制定出台具体的战略目标。”邓绩说,这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
具体到质量管理上,邓绩认为,眼下,我国不少企业仍以引进、照搬国外理念、模式为主,未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融合提练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还有的企业因为领导重视不够,还未将质量管理提升到有效解决全产业链中普遍存在的关键质量问题的认知上,导致质量问题不断。
质量管理应以提高效益为主线,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为了解决质量问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全球企业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实践,而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及大力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等,成为他们的首选。
“尽管国内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还很多,但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站在全球发展的角度推出了可复制、具有标杆作用的管理模式,引领国内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比如扬子江药业以‘求索进取护佑众生’为使命的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模式,以‘三不’为原则(不让患者承担风险、不让风险升级和不把风险转移给他方),以‘四持续’(持续质疑、持续识别、持续管控和持续回顾)为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好每一道质量关。”邓绩说,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使许多问题不可控,扬子江药业打造的质量管理模式,瞄准质疑、管控、回顾等关键词,由内而外发力,从“为什么要这样做、药品质量风险最低了吗、还能做得更好吗”入手,并围绕此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和方法,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这些努力,使扬子江药业很好地诠释了“为父母制药、为亲人制药”的质量文化。该模式已于今年5月上升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基于国外在质量领域更关注公共健康、老龄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运用等趋势,邓绩建议国内企业在追求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质量提升真正落实在“人民至上”的使命上,通过质量管理创新、技术和服务创新等,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